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陈氏太极拳入门教程,以及陈氏太极拳初学教程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客服薇:8722252
陈氏太极拳小架一路拳谱有什么
陈氏太极拳的拳谱 河南省温县陈家沟,陈氏世传之太极拳,取法太极阴阳开合之理,运刚柔化发之劲,为中国 武术 之上乘者。其根源可远溯自六百多年前,在明朝洪武七年(公元一三七四年)陈氏先祖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居河南温县常阳村。后因陈氏宗族生嗣繁衍,遂将常阳村易名为陈家沟。
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所传者为老架,有头套十三势及二套炮捶。另第十四世祖陈有本所传之新架,则是删去头套中之震脚发劲,变化难练之架式而成。第十五世祖陈清萍所传者为新架之小架,简称小架,又称赵堡架,此套拳路是从新架变化出来,且更为紧凑。
陈氏太极拳作为太极拳的重要流派,其世传拳械体系丰富且系统化,主要包括以下内容:徒手套路老架一路(75式)以柔为主,强调缠丝劲基础训练,动作舒展连贯,速度均匀,是陈氏太极的入门核心套路。老架二路(炮捶,43式)突出刚猛爆发力,包含窜蹦跳跃、震脚发劲等技法,与一路形成刚柔互补。
北京陈式太极拳之所以叫新架,还是因为新中国建国后,以为新为美的原因,称它为新架。其实是老架,正宗的陈长兴传下来的。只要是陈发科的徒弟,应该没有人愿意说自己是新架的。就是陈长兴的老架。不过,总的来说,不用太在意75还是83,重要的是找到明师。
陈氏太极12式口诀
第七动搂膝拗步:一手搂膝,一手推掌,结合步法前进,体现攻防一体。第八动掩手肱拳:以肘部为支点发力,短促迅猛,突出陈氏太极的刚劲特点。第九动倒卷肱:退步时手臂后撤,形似倒卷,注重退中寓攻的技巧。第十动护心锤:双手握拳护于胸前,模拟防御心脏部位,强调内劲的整合。第十一动当头炮:双拳向前冲击,形似炮弹,体现陈氏太极的发力精髓。
金刚捣碓。懒扎衣。如封似闭。马步单鞭。白鹤亮翅。斜行。搂膝拗步。掩手肱拳。倒卷肱。护心锤。1当头炮。1金刚捣碓。
单鞭①左转扣脚,②右转收脚展臂,③出步勾手,④弓步推举。云手①右转落手,②左转云手,③并步按掌,④右转云手、⑤出步按掌。(注:重复三次)十单鞭①斜落步右转举臂,②出步勾手,③弓步按掌。十高探马①跟步后坐展手,②虚步推掌。
,起势,2,左右野马分鬃,3,白鹤亮翅,4,左右搂膝拗步,5,进步搬拦捶, 6,如封似闭, 7,单鞭, 8,手挥琵琶,9,左右倒卷肱,10,左右穿梭,11,海底针,12,闪通臂,13,云手, 14,揽雀尾, 15,十字手,16,收势。
陈氏太极老架式***亦称大架***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所创。他在陈王庭创编的太极拳五路、炮捶一路、一百零八势长拳一路的基础上,由博归约编排成现在流行的老架一路、二路***亦称炮捶***。一路拳以柔为主,柔中有刚;二路拳以刚为主,刚中有柔。
陈立清太极拳的动作要领是什么啊?
1、陈立清是陈氏太极拳的重要传人,其太极拳动作要领遵循陈氏太极拳的传统规范,强调刚柔相济、缠丝劲力与内外协调。以下是核心要领的详细说明:基础要求身法端正 虚领顶劲:头部如悬顶,下颌微收,颈椎自然伸直。含胸拔背:胸部放松微内含,背部舒展如张弓。松腰落胯:腰部下沉,胯部放松,使重心稳于丹田。
2、小架拳 要想打好弹抖寸劲,关键是腰裆劲的配合,发劲时要领腰合裆,松,沉,碾,转,裆劲合住,可使动作快猛迅疾,力达梢节。以身体中心为轴,转动二产生离心力。对称发力,不至于出现发力落空而失重的现象,以保持自身的中心平衡。打拳即是练功力,能短劲才能制外家高手。
3、陈式太极拳的训练讲究以大圈收至小圈,小圈收至无圈为登峰造极。
4、) 连贯协调,虚实分明,即动作要连绵不断,衔接和顺,处处分清虚实,重心保持稳定;5) 轻灵沉着,刚柔相济,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,不浮不僵,外柔内刚,发劲要完整,富有弹性,不可使用拙力。
5、长跑 是有氧运动, 短跑 是无氧远动,而太极拳练出来是减氧运动。所以尾闾和会阴是太极入门的基本。你要把你的小腹松下来,不用再提气,呼吸开始深沉,但仍是顺其自然。过程是在不知不觉之间,你的动作已经和呼吸配合在一起。但这需要你要有真腹式呼吸的基础。假腹式呼吸是没用的。
陈氏太极拳桩功怎么练?
1、拳 四指并拢卷曲,指尖贴于掌心,然后拇指自然弯曲,贴于食指与中指中节指骨上。不宜握拳过紧,拳略虚。四指依次略排列成小圆弧型。阴拳 基本要领同上,惟拳心向下,如“掩手拳”。阳拳 基本要领同上,惟拳心向上,如“搬拦捶”。撩拳 基本要领同阴拳,惟用力时,自下向上弹击。如“劈架子”。勾 手 五指捏拢,屈腕放松。
2、双手随呼吸缓缓下落至身体两侧 按照男左女右的规则一只的掌心盖在丹田,另一只手的掌心覆盖在上面。形成丹田对劳宫、劳宫对劳宫。一般站桩20分钟以下的按顺时针揉动丹田12圈逆时针12圈,20到30分钟的24圈。30分钟以上的48圈。揉完后轻轻覆盖在丹田静养片刻,随吸气双腿缓缓站直两腿并拢。
3、前踢:①双手侧平举或叉腰;②一腿支撑,另一腿脚尖勾紧从下向前、向上、向眉间踢起;③前踢腿下地后, (前进一步)即支撑体重,另一腿如前法踢起。双腿交替前踢,一直向前进步,走一段以后可以向后转身继续练习(图3-34)。
4、陈式太极拳站桩功三:升降桩(或称起落桩) 站平行步(同太极桩),两腿自然伸直。升时两臂慢慢向前平举,与肩同高、同宽,自然伸直,肘微下垂,手心向下,指尖向前。降时两腿缓缓屈膝半蹲,两掌同时下按至与腹部同高,两掌与两膝、两脚均相对。
5、站姿调整:太极桩功要求保持特定的站姿,如虚领顶劲、含胸拔背、沉肩坠肘、松腰落胯等,这些姿势有助于调整身体的气血运行,达到内外和谐。呼吸调整:通过深呼吸和细长的呼吸节奏,太极桩功能够增强肺活量,促进气血流通,提高身体的耐力和灵活性。
6、因此,步法的锻炼非常重要。如一脚提起向前迈步时,要先以腿、胯放松,脚跟轻轻触地,然后踏实,松腰塌胯,重心逐渐前移。迈出之腿,后腿松软,后脚慢慢提起,向前轻轻迈出。所谓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,上身保持中正,不可忽高忽低,保持轻灵稳健。
陈式太极拳基本功
陈式太极拳的基本功主要包括缠丝、虚实开合、松活弹抖桩功等,同时也包括抖大杆。以下是详细解释:缠丝:这是陈式太极拳的核心动作之一,通过身体的螺旋式运动,达到劲力的传递和蓄积。缠丝动作要求细腻、连贯,能够锻炼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。
洪传陈式太极拳基本功:步法: 侧马步站好,两脚分开约一肩半宽。身法: 身子正直,小腹下倾,尾骨微微后翻 ;腰活、圆、胯松、膝合。眼法: 眼看西南,平视目标。呼吸:自然呼吸。
陈式太极拳基本功包括桩功、震胯功、手型、步法、开肩、活腰,拉筋,单式训练,绷、捋、挤、按、采、列、肘、靠八法,及开合功,缠丝功,辅助器械太极尺、太极大杆、太极球等等。其中基本桩功包括高架板凳桩、低架板凳桩和无极桩。
陈式太极拳初学者需先练习“手圈”,通过这一基础动作,可以清晰地理解缠法。缠法是太极拳的核心技术之一,掌握它能够帮助初学者深入理解陈式太极拳的运动规律。所谓外撵,指的是在发力时,后腿向外缠绕,这种动作有助于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。
陈氏太极拳三种基本步法
1、步法陈式太极拳步法主要有上步、退步和横开步三种。步法灵不灵活关系到你能不能抢占先机,克敌制胜,所以步法在太极拳的训练中,甚至在所有武术的训练中都是非常重要的。下面讲讲陈氏太极拳三种基本步法的练习方法:上步 两脚并拢站立,两手自然放在大腿两侧,放松身体。
2、弓步:是太极拳使用最多的一种基本步型。弓步又分为两种步法,一个是正弓步,一个是侧弓步。虚步:虚步在太极拳套路中,也是使用较多的一种步型,拳种不同所以也分为两种,脚掌点地虚步和脚跟着地虚步。插步:两脚开立,重心移向右腿,左脚从右脚后插过,在右腿后右侧脚掌着地,为左插步。
3、步法: 侧马步站好,两脚分开约一肩半宽。身法: 身子正直,小腹下倾,尾骨微微后翻 ;腰活、圆、胯松、膝合。眼法: 眼看西南,平视目标。呼吸:自然呼吸。洪传陈式太极拳是发源于河南禹县的拳术,传承人洪均生先生,河南禹县人,1907 年出生于书香世家,自幼颖悟过人。
4、半马步:将左(右)侧马步的前足、膝略放松半弓,如当门炮第二动作,为左半马步;前蹬拗步第三动作,为右半马步。此种步法系对方将腿插进我方裆内、或我将前腿插进对方裆内之用。这是由于对方相距过近。如用侧马步化劲或发劲时变转不灵。